所在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中央纪委要闻 >

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| 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前行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21-08-10 09:17

立秋时节,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上天高云淡,两座钢筋铁骨的大桥毗邻而居,桥下滚滚江涛依旧,水面之上却早已换了人间。71年前,大桥一侧朝鲜战争爆发,战火烧到鸭绿江边。

  “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”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,中共中央作出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战略决策,首批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。

 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,首战两水洞、激战云山城、会战清川江、鏖战长津湖、血战上甘岭。经过三年殊死搏斗,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、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,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,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。

 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,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,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。抗美援朝战争中,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、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,英勇顽强、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,不畏艰难困苦、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、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,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,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。

  2020年10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,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,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,雄赳赳、气昂昂,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继续奋勇前进!

 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

  1950年10月的一天,集结在丹东的志愿军战士孙景坤所在部队被命令迅速渡江,通过大桥时,他和战友喊出誓言:“保卫家园,保卫胜利果实!”

  炮火连天中,孙景坤身中数弹。回国治疗后,伤未痊愈的孙景坤两次奔赴战场追赶部队。三别故土、三渡江水,孙景坤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之声越发嘹亮。

  1952年10月27日,孙景坤闯进357团3营指挥部请求参战,营长当即命令他向161高地增援。

  那时,阵地上的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和5名战士,他们把爆破筒和手榴弹抱在怀里,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。就在这时,孙景坤带领营部9名战士,利用敌人火力死角冲上了161高地。

  “那场激战下来,好多战友都牺牲了,阵地上最后只剩下我们4个人。”这场战斗,孙景坤和战友们一连击退敌人6次反扑;这场战斗,是志愿军发起的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重要组成部分,有力支援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。

 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赢得的伟大胜利,同全国各族人民空前高涨的爱国主义精神密不可分。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下,全国开展了爱国捐献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。一年时间里,各界人民为志愿军购买武器捐献的资金就达5.56亿元。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用巡回义演所得捐献了一架“常香玉号”战斗机。这场正义战争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,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,成为创造战争奇迹的力量之源。

  2021年7月2日下午,代表父亲孙景坤进京领取“七一勋章”的孙福贵回到丹东,将这一荣誉拿给正在住院的父亲。由于病重,97岁的孙景坤已说不出话,但当孙福贵用手机播放《歌唱祖国》时,捧着勋章的孙景坤嘴角上扬、眼里闪着泪光。

  用血肉之躯写就革命英雄主义

  一部抗美援朝战争史,就是一部志愿军将士用血肉之躯写就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史。志愿军将士扬长避短,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,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,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。

  1950年11月,志愿军第9兵团的3个军在东线长津湖地区迎击美国两支王牌军。此时,战区连降大雪,江河道路冰冻。尽管冬衣单薄、粮弹缺乏,志愿军将士前仆后继、勇猛拼杀,牺牲时依然保持冲锋队形,冻僵后化作冰雕也矗立在战壕之中。这场战役,双方仅冻死、冻伤人员就超过3万人。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:“长津湖战役,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。”

  正是这种用热血和生命锻造出的英勇顽强、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,长津湖战役才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,并将联合国军驱逐出朝鲜东北地区,扭转了战争局势。

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,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、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。杨根思、黄继光、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、近6000个功臣集体和19.7万余名烈士,塑造出“最可爱的人”的伟岸形象,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。

 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,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

  “敌人给我们送来了节日礼花!”

  这是1951年除夕夜志愿军战士对敌机投下的照明弹的幽默比喻,背后折射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鲜明特色。

  抗美援朝战争中,志愿军的主要作战对手是工业产值占全球40%、具有一流技术装备的美国侵略者。它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,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。而当时中国90%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近代农业经济水平,志愿军在战争初期既无海军,又无空军,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。

  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,志愿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磨砺和发扬,他们“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,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”。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,最多时敌人一昼夜发射30万发炮弹、飞机投掷500多枚重磅炸弹,致使山头高度被削低近两米。

  即便如此,坚守上甘岭坑道的指战员在给祖国亲人的信中写道:“我们的心情永远都是愉快的,丝毫没有因被敌人封锁和破坏坑道口而感到恐惧,因为我们知道任务的重大,明确战斗的意义,坚信我们一定胜利。”志愿军战士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最终使上甘岭成了侵略者的“伤心岭”。

  意志的力量战胜了钢铁,靠的就是不畏艰难困苦、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,也正是靠着敢于向强敌“亮剑”的自信,中国人民志愿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。

  忠诚于祖国和人民,甘愿奉献一切

  “寻战斗英雄柴云振!”1984年9月,《四川日报》刊登一则寻人启事。启事不足百字,却将这名消失30余年“活着的黄继光”从乡村拉回到人们视野。

  1951年,柴云振随部队在时任15军军长秦基伟的率领下誓师出征。5月,这支英雄部队打响了惨烈的朴达峰阻击战。

  5月30日拂晓,美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朴达峰发起进攻。敌人连续攻击多日,我军却半步不退。第六天,见收效甚微,美军军官赶着士兵向没有路的山梁进攻。

  危急时刻,柴云振挺身而出。

  “时任8连7班班长的柴云振,将全班四人分成两组,从两侧扑上第一个山头,打得敌人狼狈回逃。柴云振乘势直追,出敌不意,又夺回第二个山头,歼敌一个班……”秦基伟曾亲笔记下柴云振的赫赫战功。朴达峰一战,柴云振24处负伤,昏倒在地,他为后续部队争得了时间,对巩固全营阵地起了关键作用。

  以身许国,他无所畏惧。硝烟散去,他深藏功名。

  战后,柴云振被送到医院治疗,与原部队失去联系。1952年4月,柴云振伤残复员回乡,从不提及自己的功绩,踏踏实实当起了农民。

  “我是替牺牲的战友们活着的,要帮人民多做事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后来,他被增补为岳池县政协常委、四川省政协委员,并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。他多方奔走调研,先后提交200多份议案提案,解决了大量民生问题,为党和人民默默奉献了一辈子。

  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志愿军将士面对生死考验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矢志不渝跟党走,始终坚守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,彰显出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、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。

 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

  横跨鸭绿江面的两座大桥,其中一座曾载着凯旋的志愿军将士荣归祖国,由此称为“中朝友谊桥”;另一座残桥在抗美援朝期间被美军炸断,桥体上留下弹孔无数,被称作“鸭绿江断桥”。

  大桥无言,却见证了那场保卫和平、维护和平、促进和平、反抗侵略,高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。

  抗美援朝是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战,是一场“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”的战争。在这场正义战争中,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形成了血肉相连、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,结下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。志愿军严格执行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,处处关心和爱护朝鲜人民利益,尊重民情风俗,不拿一针一线,不损一草一木。

  志愿军为和平和正义而来,朝鲜人民便把志愿军看成是自己的亲人。被誉为“志愿军妈妈”的朝鲜大娘咸在福,曾凿开冰层,在刺骨的河水中为志愿军伤员洗了700多件染血的衣服;担架员方元根为掩护志愿军伤员而牺牲,他的父亲方兴福赶到后,没有先料理儿子后事,却先抬起担架说“我的儿子没有完成任务就牺牲了,我要替他完成任务,替他报仇”;朝鲜姑娘石吉荣被炮火炸断一条腿后,不顾伤残病痛,在公路上设立茶水站,昼夜照顾过往的志愿军伤员。朝鲜军民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并积极支援志愿军,就是对抗美援朝战争正义性的最好印证。

  天地英雄气,千秋尚凛然。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永载史册,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不过时。站在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,对抗美援朝战争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无愧于老一辈革命家、无愧于人民的新事业,对抗美援朝精神最好的传承就是要继续雄赳赳、气昂昂,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接续推向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