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在位置: 主页 > 廉政教育 > 以史为鉴 >

《清平乐》里的北宋贤臣名士
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2020-05-12 10:14

范仲淹三贬三光

  编者按

 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《清平乐》将宋仁宗时期的北宋风貌呈现于大众面前。剧中,晏殊、范仲淹、王安石、欧阳修、苏舜钦等一大批文人名士、贤臣良相先后登场,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。历史上的他们有怎样的故事?一起来看。

  范仲淹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,一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可谓耳熟能详。他的一生体恤国是,因“为人忠直,极言敢谏”,多次遭到贬谪。可遭贬不但没有影响他的威望,反而让他名扬士林,在朝野中享有“三光”之赞誉。

  天圣七年(公元1029年)冬至,垂帘听政的刘太后要仁宗皇帝和百官一起,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。范仲淹认为,皇帝给太后叩头庆寿,是皇帝的家事,应该在后宫进行;前殿是皇帝与百官处理朝政的地方,在此行家礼,有损君主的尊严,并严厉地指出:“不可为后世法”,甚至上疏请刘太后撤帘罢政,归权仁宗皇帝。

  这道奏疏在朝堂上引起强烈震动,使得曾举荐他的宰相晏殊十分紧张,埋怨说:“没想到你这般狂妄!你自己倒霉也罢了,还要殃及我身了。”范仲淹辩解说:“正是感激您的提携,我才时刻警觉,以免失职而让您蒙羞。”并再次上疏,奏请“太后还政”。

  两次犯颜直谏,范仲淹被逐出汴京,贬为河中府通判。同僚士大夫们结伴为他饯行,称誉“此行极光”,意为这次受贬外迁是极为光彩的事情。

  明道二年(公元1033年),刘太后已病故,范仲淹被召回京师,任右司谏。有了言官的身份,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。这年冬,郭皇后误伤仁宗,宰相吕夷简因与皇后有隙,便协同内侍阎文应、范讽等人进言,说“后立已有九年,尚无子,义当废”。皇帝本有此意,很快就下诏废后。

  消息传出,群臣议论纷纷,台谏官员集体进谏。范仲淹身为右司谏岂能坐视不理,遂率中丞孔道辅、侍御史蒋堂、段少连等十余人跪伏垂拱殿外,请求召见,仁宗不见,派吕夷简出来解释。范仲淹等与之辩论,吕夷简理屈词穷,无以为对。次日凌晨,范仲淹又去上朝,还想据理力争,可最终没见着宋仁宗的面,等来的是一道命他远赴睦州做知州的诏书。

  范仲淹第二次遭贬,还是有人到城外设宴为他饯行,称誉“此行愈光”,意为这次受贬外迁是更为光彩的事情。

  景祐元年(公元1034年)深秋,范仲淹转调苏州,“疏五河,导太湖注之海”,使素有粮仓之誉的太湖地区免除了水涝灾害,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。良好的政声上达朝廷,范仲淹第三次被调回,判国子监,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、权知开封府。

  景祐三年(公元1036年),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肆无忌惮地安插亲信、结党营私,便根据详细调查,绘制了一张“百官图”呈给仁宗。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,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。吕夷简不甘示弱,反讥范仲淹迂腐。范仲淹便连上四章,论斥吕夷简狡诈。吕夷简反而诬蔑范仲淹“离间陛下君臣”,进而还把范仲淹的支持者公布为“朋党”。

  范仲淹又一次被赶出朝廷,贬为饶州知州。这次送别,虽受到吕夷简的威胁,但还是有人载酒前来,为之饯行,并称誉“此行尤光”,意为这次受贬外迁是尤其光彩的事情。历经坎坷的范仲淹,听后大笑,自嘲道:“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。”

  经历三贬三光之后,在饶州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,寄了一首《灵乌赋》给范仲淹,告诫他说,君在朝中屡次直言,都被当做乌鸦不祥的叫声,愿君此后缄默不语,少管闲事。范仲淹立即回复了一首同名的《灵乌赋》,铿锵作答道: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,我却“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”。

  这就是范仲淹,他那种“既仕,每慷慨论天下事,奋不顾身”的个性至死不渝,并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,“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”。(崔洁 黄海涛)




苏舜钦丢官

  《清平乐》中,苏舜钦才华出众,屡次受到仁宗的称赞。可这位被史书评价为“慷慨有大志”的才子,却因为一次吃喝丢了官。

  苏舜钦出身相门世家,其诗豪迈高远、热情奔放,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十分赏识,曾把他与大诗人梅尧臣合称为“苏梅”;他的书法也别具一格,常常“落笔争为人所传”。家学渊源,青年才俊,前途原本一片光明。

  据《宋史》载,庆历四年,苏舜钦出任监进奏院。进奏院是朝廷公文机要处,院内公文资料成堆,废纸张、废信封多得无处放,因此这里便形成一个“惯例”:每年办赛神会时,将废旧纸张卖掉,换点酒钱,大家开怀畅饮一番。于是,苏舜钦便在这年秋办赛神会时,派人变卖废纸,自己又出了些钱,邀请王洙、王益柔、梅尧臣等官员,来个小范围聚餐。苏舜钦之所以主动邀请他们,无非政见趋同、性情相近。他们边喝酒,边吟诗,臧否人物,议论时政,酣畅淋漓。

  然而,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。御史王拱辰负责纠察官员、整肃风纪,有人便将苏舜钦组织公款吃喝的事儿告到了他那里。经查,苏舜钦聚餐不仅用了卖废纸的钱,席间还叫来京师的歌伎来表演助兴,宴会上甚至有人口吐狂言——集贤院校理王益柔吟《傲歌》诗云“醉卧北极遣帝扶,周公孔子驱为奴”,把周公、孔子和皇上戏谑了个遍,十分狂妄。王拱辰便一五一十告到宋仁宗处,致使雷霆震怒。最终,宋仁宗以监守自盗罪将苏舜钦革职为民,而且“永不叙用”,其他参与聚餐的官员亦没有逃脱惩罚,或革职为民、或贬官外放。

  苏舜钦因一场吃喝被罢官,看似挺冤,其实也是必然。北宋时期,冗官太多,财政不堪重负,朝廷曾出台法令整治公款吃喝。据宋代《庆元条法事类?职制门》载,官员凡公务活动,皆有用餐标准,而且规章详细具体;若官员违规,将被处分,甚至法办。同时,朝廷还规定,若官员吃喝犯禁,再找歌妓作陪,当罪加一等:“诸州主管常平官,预属县镇寨官妓乐及家妓宴会,依监司法。即赴非公使酒食者,杖八十,不以失减。”显然,苏舜钦公款吃喝违反了职业操守和行政纪律,且触犯了法律,其被革职亦在情理之中。

  虽然宋仁宗最后还是决定重新起用苏舜钦。然而遗憾的是,他在人生格局上远不能比肩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范仲淹、欧阳修,因“小过”而受严惩,对于苏舜钦这样心高气傲的人来说,是难以接受的。他自此便一蹶不振,只得寄情苏州沧浪亭的绿水青山、古木修竹,更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结中,于复出路上郁郁而终。

  前事唏嘘不忘,今事不能蹉跎。古人常说:“却是平流无石处,时时闻说有沉沦”“巴豆虽小坏肠胃,酒杯不深淹死人”。小事小节一旦被忽略,就会由小至大,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。(潘文杰)